“每年清明前后都是防火的關鍵期,近期我們又監測出了不少火情。”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電網輸變電設備防災減災實驗室(以下簡稱電力防災減災實驗室)負責人陸佳政說。
今年1月8日,“電網大范圍山火災害帶電防治關鍵技術”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目前該技術已監測出火情上百起,減少損失上千萬元。
隨著電網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高壓遠距離架空輸電線路日益增多,而輸電線路很多都跨越茂密的森林,山火一旦沒有及時控制,形成的煙塵上升,導致空氣絕緣降低形成導電通道,就會引發線路跳閘停電。
遇到火災,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用水滅火。但常規滅火裝備用水量大,而輸電線路附近往往交通不便、取水困難。為此,電力防災減災實驗室項目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不停電防治山火的獨特思路??蒲袌F隊通過數據收集分析及反復試驗,揭示了水霧絕緣性能隨直徑減小呈上升的關系,發明了獨特的強效霧化帶電安全滅火方法,攻克了高壓帶電滅火這一世界難題。
火情發生后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山火的“初生”往往蹤跡難尋。2015年,在全國進行大范圍調研后,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與中國氣象局華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決定由其承擔電網大范圍山火監測預警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探查火情,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這就要靠風云四號等靜止或極軌遙感衛星大顯神通了。衛星平臺上搭載的‘火眼金睛’——紅外與可見光遙感儀器能辨識火點,探測山火,監測到絲毫不起眼的‘初生’火源。在綜合考慮氣象等因素篩選出虛報火情后,山火預警預報系統將衛星監測到的數據,特別是高壓線附近的火情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值班人員可以實時發現火情并上報了。”該項目完成人之一、星地通公司總經理冉茂農說?;瘘c定位較為精準,據了解,電網附近山火監測準確率達92%以上,這一技術填補了國內外電網山火廣域監測技術的空白。
“遙感技術具有時效性強、分辨率高、資料獲取快捷和費用低廉的特點,用戶在監控中心就可以獲取遠方線路山火、焚燒秸稈、燒紙等威脅線路安全的山火事件,從而第一時間報警。”陸佳政介紹。